您当前的位置:坤德居 > 旅游咨询 > 旅游景点

时间被封存的静地--定安古城

来源:网络 编辑:guanyunshu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07日

      定阳古城定城历经明、清、民国到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都是定安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不仅仍遗存众多文物古迹,解元坊、亚元坊、清潭亭、见龙塔、县官衙、王映斗故居、百年老街骑楼等历史遗迹,更有新建设的塔岭新区、江滨公园等现代建设,如今的定城面积已扩大一倍。老城区风亭月榭,古墙斑驳,南渡江如银蛇飞舞,蜿蜒向前;新城区风和日丽,高楼林立,东线高速公路如轻轨快车,奔驰前进。2008年,定城镇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定阳古城


 定阳古城


     “钟声敲日落,高阁倚斜曛。隔陇过残雨,度墙归野云。秋阴半林尽,晚照一溪分。墟罢人争渡,呼舟远浦闻。”清探花郎张岳崧之子张钟璘登临北门城楼,作《秋暮登北楼即景》。如今的北门已经没有人流货流涌动的繁华景象,青石板铺设的路面,经过几百年人来人往,已经被脚步打磨光亮,脚底下石板的清凉似乎能闻到一股时间的味道。


 定阳古城


 定阳古城


       定阳古城始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由时任定安知县罗昌主持兴建,历时6年建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古城东西南北城门均建有城楼,城外挖有壕堑,北城临江。城墙皆以玄武岩大青条石叠砌,周围593丈,高1丈4尺,垛堞1192个。城内街巷交错,呈“广”字形状,主要街道有东门街、西门街、北门街、中南门街4条,全长约1000米,宽约2.5米,均以青石砖铺设路面,平坦宽阔,古朴典雅。解放后扩建县城,古城被拆除三分之二。现城门仅存西门、北门,城墙则存西北、西南二段,约长1000米。明清时期的定阳古城,曾经繁华热闹一时,素有“小苏州“之称。


 定阳古城


 定阳古城


       从城里头看,北门更像一个普通的门洞。穿过门洞,站到城外,便很清楚地看出城门的轮廓了。定安博物馆馆长苏逊告之,“这城砖是玄武岩,取自海南金鸡岭,而城砖的粘合方式,却与大明古都应天府(今南京)相同,取的是和著糯米汁、砂糖的石灰,老城至今滴水不漏。”城门外的墙上挂满了青藤,飞檐掩映其中。可惜城门上已经建了房子,里面也住了些许人,日日踩在古城门上,倒是夜夜护城了。


       西门,同样的安安静静,只是周边的民居保存得更完好一些,两边是一排排相连的骑楼式的房子,想来往日的古城是很繁华的。“西门”斑驳的城墙上已经蜿蜒着藤类植物,西门古道也被水泥道所取代。


                                                  24小时咨询电话(免费)40004-62226转0   客服:


预约视频看房

看房报名热线(24小时服务)
全程免费接机、住宿安排
40004-62226转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