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坤德居 > 资讯 > 名家访谈

过去,经济有多依赖房地产?人民日报回应,2020年楼市大局已定

来源:网络 编辑:yangyan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19日

房地产市场化大概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这个过程中,房地产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回避。


我们也都见识了房地产的辉煌地位,也让很多人笃定地认为,一旦经济形势或房地产市场哪怕有一点不好,一定会通过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增长。


这也成了一种规律,更是一种共识。


然而,一切都在努力去改变,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真的不是凭空而来.


那意味着房地产的地位转型,意味着不再唯房地产马首是瞻,意味着对于房地产过度依赖是时候摆脱掉了。


虽然,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不可忽视,也不应该忘记.


但是我们更应该重视其越来越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大,甚至可能过度依赖会有得不偿失的代价。



可是,现在依然有不少专家继续维护房地产固有的地位,我们说了,不是说完全放弃房地产,只是在优化房地产,让我们逐渐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


但他们却把房地产描绘成几乎是经济增长的万能体,比如小城镇专家李铁屡次表示,没有房地产就无法拉动内需,因为不买房就不会有钢筋水泥的拉动,更不会有装修家具的消费,所以发展经济必须依靠房地产。


房地产拉动经济,这话在过去是对的,不管是否合理,但是却客观存在,而且很多调控也是这么做的。


当前房地产投资大概占到中国GDP的10%以上,房地产及上下游相关行业对中国GDP的整体贡献大概超过30%。


同时,房地产也成为中国居民财富最重要的积累形式,没有之一。


房地产投资占到绝大部分家庭整体财富的50%以上,甚至更高。


从这个饼图上不难看出,中国家庭在地产方面的资产配比要远高于西方家庭。


老百姓对于买房的热衷更是可见一斑,从2012年到2017年,居民贷款占比从28%剧烈上升到53%,事实上支撑起了整个借贷部门。


说白了,很多人大部分资金无论怎么来的都用到了买房上。各地方对于房地产的依赖就更不用多说了。



正因为过去如此,所以这些专家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未来经济增长不能摆脱房地产的依赖。


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过去的过度依赖,才更需要摆脱。


就好比你上瘾了,明知有害,但你从主观上是不是想摆脱。当然能不能摆脱那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由此可见,当下对房地产的依赖性摆脱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此前,官方表示,“历史证明,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最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凡是靠盲目投资投机房地产来理财的居民和企业,最终都会发现其实很不划算。”


2019年7月更是提出,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这句话实际上暗含两层意思,一是房价不会有大涨的机会,二是房地产不会一下子彻底被抛弃。


不靠短期刺激,不会急功近利。


但房地产的长期稳定依然是保证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这就表明,未来的经济增长要稳,房地产同样要稳,但是绝非成为房地产继续大涨的借口。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经济绝不搞“饮鸩止渴”“稳增长”不靠房地产》,算是对仍然抱有幻想的专家们给予的最有力回应。


文章说,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一些人再次把“稳增长”的目光投向块头大、上下游产业多、拉动增长“立竿见影”的房地产业。


此次国家已经传递出鲜明的信号: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表态有了,那就需要定力,需要有持续性的落地执行。


住建部最近会议明确,长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方针。


这次加上了“长期”释放的信号是,无论市场好与坏,后续都会管控,都不会动摇房住不炒的决心。


虽然我不赞同那些专家继续为了维护高房价而为房地产摇旗呐喊的话,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无视他们的声音。


因为要戒掉一个习惯太难了,方法是不缺的,但需要决心,更需要定力。


种种一切迹象表明,尽管摆脱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很难很难,但是不摆脱肯定不行,彻底放弃也不行。


这才是未来市场稳定的真谛。


只能通过长期的稳定去消化过去的泡泡风险。


因此,如果在没有新的突破点的情况下,2020年要实现经济稳增长,房地产的稳增长是毫无疑问了。


  售楼电话(免费):40004-62226


  客服:


相关新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更多>>换一批
操作成功